聯合新聞網 2008/07/18    
   
台灣自創品牌方興未艾,各路人馬齊聚市場,有的是年輕生力軍,也有製造業者轉型而自創品牌。但在自創品牌市場中如何才能脫穎而出,觀察現在已略有成績的品牌,也許可一窺端倪。
 
 

自創品牌無法與拚價格、拚規模經濟的市場老兵競爭,因此差異化、能感動人心、具有獨創特色,就成為提升競爭的關鍵。例如國內自創品牌「MOGU」,剛開始只做小雜誌、少量生產限定產品,到現在不但進駐百貨,還有獨立門市,是許多年輕人喜愛的品牌。

MOGU能夠異軍突起,除了原創設計新、引人之外,背後團隊有綿密的商業頭腦,加上每個產品的故事,都有感動人的地方,讓沒沒無聞的小品牌,靠著口碑效應逐漸打開市場。

水越設計也是另一個正在崛起的國內自創品牌。剛開始只是兩個玩設計的年輕人,將自己搞怪的小天地公開與設計圈朋友分享,第一個商品就是專為設計師做的筆記本,沒想到卻受到一般消費者喜愛。

擅長以紙張為設計素材,每年都設計不同的筆記本、月曆、桌曆等作品,從早期簡單的繪圖,到現在的商品已經愈來越成熟,設計性也更複雜,在歐洲設計風格中又不失人文氣息,包括誠品、博客來等通路,都有銷售水越的商品。

獨創、特色、感動人心,是自創品牌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要能在市場上站得久又穩,就必須多點商業頭腦,例如成本控管、庫存問題、通路布局、甚至連人事成本,都要有精算概念。

以MOGU來說,剛開始做商品時,也面臨不懂控制成本的問題;現在,她們對每季生產的產品數量,已有成熟的概念,降低被囤貨壓得喘不過氣的可能性。

如COLORSMITH每個款式、每個顏色都只有30個,這是因為工廠裁布最少的量就是30個包包的數量,用最低生產量以降低庫存壓力。雖然注定無法拚價格、拚規模經濟、贏者通吃,但至少不會因為庫存過多,而壓垮了品牌。

【經濟日報/記者李至和報導/2008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