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可能很自豪的說:年輕學子幾乎人人有大學念。但是,書念得高,對國家真得是福嗎?

從義守大學女學生盜用同學帳號取消課程註冊,遊戲橘子員工建立人事行政局的山寨網頁,發布停班停課的「假」消息,以及最近冒出的貿填大學志願的案例,在在都顯示出,在學校與家庭刻意以升學為目標的教學方式下,道德倫理的不重視,以及正確的法律觀念不足,讓社會問題不斷發生,甚至有犯罪率逐步升高的趨勢。

冒填志願學生 懊悔快崩潰

聯合報╱記者彭芸芳、王慧瑛

「我快崩潰了,拜託分發中心讓他重新分發,我怎樣分發都不重要了」,涉嫌冒用盛姓同學身分代填志願的學生,昨天以沙啞的聲音不斷道歉,他母親也焦急地打電話向盛姓學生母親,不斷說「對不起」!

他說,這幾天他不斷在想該如何彌補,他如果向分發委員會申訴,一面之詞恐怕不會被採納;若選擇向媒體說明,他又不敢。如今同學父親投書媒體,雖然壓力很大,但他由衷盼望同學能順利獲得分發。

「一想到我這麼過分的惡作劇,竟害了他一輩子,我非常愧疚,不敢面對他。」他說,驚覺自己闖了大禍後,這幾天他一連好幾天都關在家中,吃不下也睡不好。

他坦承與盛姓同學先前互動是有些不佳,對方說了一些話讓他覺得很受傷,他一直耿耿於懷。上月廿六日,他一時失去理智,就上網鍵入對方的資料,想只填台大醫學系,等對方上網填志願時嚇他一跳。

「我以為點選志願後可以按儲存,沒想到竟成功上傳。」他說,沒想到盛姓同學竟無法再登入;「我真的沒有惡意,也沒有要害他的意思」。當他發現無法挽回後,整個人慌了,一再嘗試進入系統更正,就是沒辦法。

他說,他每天緊張難過,決定請師長帶他自首;後來父親和教官陪他向警方說明,媽媽昨天知道此事後,嚇得手足無措,先打電話向同學及學校道歉,也要他打電話道歉,擔心他會想不開,也自責沒把他教好。

這名學生表示,警察說會把筆錄給對方家長看,他很希望對方能趕快看到,「因為我不知道怎樣向對方說明和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