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拼盤-全球健康新知
【推薦本篇報導】 ◎台視推薦
文/丁彥伶
吃葡萄,就能保護心臟
來自於《美國循環雜誌》
想要預防心臟病、高血壓?您可得多吃綠色蔬菜和水果,少吃油炸的肉類、蛋,以及洋芋片等高鹽零食,否則罹患心臟病的風險會增加35%。
這項刊登在《美國循環雜誌》的研究論文,收集並分析自1999年至2003年來,包含來自世界五大洲各個國家,共1萬6千多位心臟病患者及一般對照組,從每個人的飲食偏好、身體健康與不健康等項目調查中發現,無論國籍、無論人種,只要是飲食習慣比較偏好油炸、蛋、肉以及高鹽零食的人,罹患心臟病的風險都比少吃或是不吃者高出35%;但是若飲食習慣偏向常吃綠色葉菜及水果的人,罹患心臟病的風險,則比少吃這類食物的人低了30%。
另外,還發現亞洲人喜歡吃豆腐及醬油的東方飲食習慣,對於心臟則有保護作用,但若是攝取太多的醬油,高鹽部分則會抵消掉保護心血管的作用。
美國密西根大學的研究則發現,葡萄能夠幫助被餵食高鹽食物而導致高血壓的老鼠降低血壓,在實驗鼠吃葡萄18週之後,血壓、心臟等功能都比沒有吃葡萄的老鼠來得好,發炎和心肌受損程度也比較少,這樣的研究顯示,不用喝紅酒,吃葡萄就能保護心臟,這項研究也刊登在《老年學期刊》中。
聽音樂護血管,比吃藥有效
來自於《美國心臟學會年會》
想增強心臟功能,除了多運動、吃有益健康的食物外,多聽悅耳的音樂也能讓血管更通暢,強化心臟功能。
《美國心臟學會年會》年度會議,由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中心心臟科發表一項研究報告顯示,當聆聽悅耳及自己愛聽的音樂半小時,血管管徑較平時增加26%,血管擴張作用相當於服用抗凝血藥物或開懷大笑,但若聽不愛聽的音樂或重金屬音樂時,血管管徑則會縮小6%。
波士頓貝斯伊茲瑞爾醫學中心的專家則提醒,若心臟裝有心律調節器或植入性除顫器的患者,在使用MP3播放器手機或耳機聽音樂時,則要小心手機或耳機裡的小型強力磁鐵,可能干擾心律調節器及植入性除顫器,此外,並發現包括iPhone在內的8款手機都有影響,因此建議這些產品不宜靠近植入品的1.2英吋範圍內。
如果體內C-反應蛋白(hsCRP )濃度較高,服用降血脂藥可降低44%的心肌梗塞、中風等疾病,這項研究在美國心臟學會會議中發表,也刊登在《新英格蘭雜誌》中。
睡不到6小時, 易得乳癌
來自於《英國癌症期刊》
一項刊登在新的《英國癌症期刊》的研究,給了女人好好睡覺的理由:「女性睡眠不足6小時,罹乳癌風險提高62%,而睡滿9小時的女性,罹乳癌率則下降28%。
」
日本仙台的東北大學醫學研究所的研究者,追蹤2萬4千名40歲到79歲日本婦女日常生活長達8年,其中有143位受訪女性診斷出乳癌,分析發現,罹癌女性的睡眠和乳癌有關;每天睡眠只有6小時或不到6小時的婦女,罹患乳癌率比睡眠達7小時者高出62%,而睡眠超過9小時者的罹癌率則降低。
研究者推論,這可能和睡眠不足者的大腦缺乏褪黑激素有關,褪黑激素主要在睡眠中分泌,控制生理時鐘外,也操控荷爾蒙分泌。
另外,對長期受偏頭痛所苦的女性來說,美國西雅圖賀勤森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發現,患偏頭痛的女性罹乳癌率較一般人低了3成,患者或許能欣慰頭痛得有好代價,這項論文刊登在新一期的《癌症流行病學生物標誌與預防期刊》。
大肚楠,比蜂腰族早死
來自於《新英格蘭雜誌》
最新的《新英格蘭雜誌》中以歐洲8個國家共36萬人的大型研究發現,以身體質量指數相同的受訪者進行比較,腰圍超過119 公分的男性,早死率比腰圍小於80公分者高出2倍,而女性腰圍超過99公分者的早死率,也比腰圍小於65公分者高出2倍。
另外,腰臀比也是重要指標,腰臀比每上升0.1%,男性死亡率就增加34%,女性則增加24%。
美國密蘇里大學醫學院調查發現,兒童期或青少年期肥胖,頸動脈硬化及狹窄程度就如同45歲的成人,血管比實際年齡老了30歲,因此,易因中風或心臟病而早死。
老菸槍,大腦退化比較快
來自於《美國公共衛生期刊》
創意工作者無法擺脫菸癮,因他們相信吸菸可激發靈感,但荷蘭國家公共衛生及環境研究中心的研究發現,吸菸不但無法使腦筋靈活,還會加速大腦退化,論文刊載於《美國公共衛生期刊》。
英國對公務員的研究證實,吸菸會提早失智;荷蘭研究人員針對1千9百多位43~70歲的民眾調查顯示,吸菸造成腦部退化的速率會變快。
研究者以研究開始及5年後的測驗分析,吸菸受訪者的各項認知功能都較不吸菸者差,5年後的測驗則顯示,吸菸者的認知功能退化更多;在整體認知功能,吸菸者退化速度是不吸菸者的1.7倍,而記憶力下降度是不吸菸者的1.9倍;在認知靈活度的退化,更是不吸菸者的2.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