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匯資訊提供,摘自:金融時報
2008 / 07 / 16 星期三 11:17         

            
保險公司不僅是經濟發展的「助推器」,更是社會和諧發展的「穩定劑」。在地震、洪水、颱風等大範圍自然災害面前,保險公司所承擔的社會職責尤為突出,如何以最快的速度深入到第一線抗災搶險、快速查勘、定損、理賠服務,為災後企業盡快恢復生產,人民盡快恢復生活提供幫助是保險公司的社會責任,同時也是保險公司價值和競爭實力的體現。

  「但快速的應急反應速度和應急機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練成的」,在中英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副總裁李國華看來,只有認真分析企業可能面臨的潛在風險,根據風險制定適合的災難恢復策略和應急預案,並持續地進行應急演練,才能以最快速度應對突發災難。

  快速反應來源於BCP理念

  在保險行業當中,建立完善的BCP應急組織架構和應急預案的企業並不多,中英人壽也是在2007年上半年才開始進行BCP建設。據介紹,中英人壽開展 BCP建設的初衷:一方面是由於企業風險防範意識的提升,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符合外資股東英傑華集團審計要求以及國內監管部門對BCP提出的要求。

  中英人壽的外資股東英傑華集團在業務連續性管理方面建設得非常規範、完善。作為世界五大保險集團之一,英傑華集團已經將BCP建設納入公司整體的風險管理體系之中,並依據第一份關於BCM(業務連續性管理)的行業標準:BSI PAS56進行相關領域的建設,並結合PAS56的要求對自身BCM建設進行內部評估和審計。

  對於中英人壽的BCP建設,英傑華集團提出了非常明確的要求,比如,BCP建設應具系統性,應按照業務連續性計劃要求全面開展,即應包含風險分析、業務影響分析、制定應急預案、進行應急演練和系統恢復演練等各個階段;需要不斷進行風險意識教育和企業連續性計劃知識的培訓;逐步完善BCP預案和DRP(災備計劃)的建設;每年至少要進行一次演練;對公司BCP建設進行專項審計等。

  2007年上半年,中英人壽根據英傑華集團以及國內監管部門對BCP提出的要求,決定實施BCP項目,並與GDS公司簽訂了BCP咨詢服務合同。在GDS公司的幫助下,目前,中英人壽已建立了公司整體的BCP預案,涵蓋了應急響應、災難恢復和策略、通知響應流程以及人員和資源要求等等。在整體BCP預案的基礎上,中英人壽還進行了涵蓋IT部門、業務部門以及公司事務部門的突發事件的應急演練工作。

  汶川大地震後的快速應急響應速度是對中英人壽BCP項目的充分考驗。中英人壽的快速反應能力來源於公司內部已經漸入人心的應急管理和BCP理念。

  奧運應急進行時

  對於即將召開的北京奧運會,中英人壽針對位於北京的機構在奧運期間可能面臨的應急處置情況也制定了相應的應急預案,以保證能滿足奧運期間保監局對北京保險業務開展的要求,同時保證公司各項業務的正常有序開展。其中應急組織機構包括北京總部、北京分公司,同時設置了異地支持的應急組織架構,其他區域的職能單位也會對突發事件的處置進行支持。

  中英人壽在奧運應急預案的制訂過程中,充分考慮了可能發生重大突發事件的處置策略,並特別制定了針對奧運期間工作場所無法進入情況下,組織內各機構如何進行應急通知響應和處置制訂等具體預案。此外,應急預案還針對不同突發事件場景制定了相應的應急處置策略,明確了突發事件情況下的應急工作要求、通訊機制、業務處理流程以及人員和資源要求,並落實到具體的責任人。

  在應急預案開發基礎上,中英人壽在近期還進行了針對不同場景的奧運應急演練。應急演練的作用在於對應急響應過程中的組織協調、響應處置、決策執行等各方面能力進行全面檢查,以鍛煉隊伍、優化流程、暴露弱點、改進體系。

  持續完善BCM管理體系

  任何組織都不可避免地會面臨各種風險,這些風險不僅有可能來自內部運營風險,也有可能來自外部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公共基礎設施風險,比如洪水,地震、火災、電力中斷、恐怖襲擊等等。為更好的防範各種風險,保險機構都應持續完善業務連續管理(BCM)體系。

  據瞭解,業務連續性管理是一項綜合管理流程,它使企業認識到潛在的危機和相關影響,制訂響應、業務和連續性的恢復計劃,其總體目標是為了提高企業的風險防範能力,以有效地響應非計劃的業務破壞並降低不良影響。業務連續性管理不僅僅包括信息系統基礎架構,而且包括關鍵業務運作、人員及其他重要資源等的恢復和持續。

  中英人壽的實踐經驗表明,在業務連續性管理過程中,風險分析、業務影響分析、制訂應急預案、進行應急演練、持續維護改進等各階段都是非常重要的。其中,風險分析和業務影響分析是基礎,通過分析公司各種潛在風險,可以確定可能造成組織業務中斷的災難和事故可能造成的損失以及確定關鍵業務功能和災難恢復的時間目標等。這是制訂企業災難恢復策略的依據。

  在此基礎上,需建立企業級的應急響應機制和應急恢復預案:包括應急組織和職責、人員通知流程、人員撤離流程、損害評估流程以及危機公關的策略等等,以保證事件發生後人員進行有效的響應。這是業務連續性規劃在企業內部的有效落實。此外,還需要定期對應急預案進行應急演練,並不斷對應急預案進行改善和維護,以保證應急預案的有效性。這是業務連續性管理持續有效的保障。

  總之,BCM是保險公司構建良好的業務管理模式、服務能力和企業風險防範的重要保障。面對不可預知的外部風險和內部風險,保險公司應持續改進和完善組織的BCM體系,並把風險管理和業務持續運作融入到企業管理的戰略高度上,而這正是企業提升抗風險能力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