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基地記者╱zideaddin 報導】

週 六 11 月 8 日上午 10 點 19 分,從華盛頓郵報上所報導出來的一項關於 facebook 上頭遊戲開發商 Zynga 被控詐財一事,由北美科技網(TechCrunch)主編 Michael Arrington 帶頭揭發這件事件。此舉如同震撼彈般的憾動了整個 facebook 相關產業與許多遊戲玩家,上週五(11 月 6 日)才剛推出的《FishVille》也因如此被迫緊急關機下架。原文出處
 

alt
(圖╱遊戲基地)

外 電報導消息指出,目前謠傳被控詐財的金額高達 2.5 億美金,足足佔了 Zynga 約 1/3 左右的營收。這項指控源自於 Zynga 與廣告商間未有良好的控管,導致廣告商利用 CPA(Cost Per Action)之方式要求遊戲玩家透過填寫資料、註冊帳號、訂購某些物品或發送邀請函邀更多朋友來註冊等方式來計算廣告的每位用戶取得成本。

CPA 為進化後的 CPC 網路廣告計算方式
談 到 CPA 這項方式,許多網友可能一頭霧水,究竟什麼是 CPA?CPA 又有怎樣的優點與缺點?CPA 為 Cost Per Action 的縮寫,如同改良後的 CPC(Cost Per Click)方式那般,比傳統 CPC 更能精確的抓取每位用戶的取得成本。過去類似 Google Adsense 的 CPC 那般,當有一個 Click 點擊之後,廣告商便要付費給 Google,而廣告商為得就是期望網友在瀏覽時透過點擊進來,進而推廣自己的產品。

然而 CPC 這種方式,沒有辦法保證廣告商的產品絕對被購買、接受,而這難以估算的每位用戶取得成本,被改良成了 CPA,透過其 Action 某個動作的定義,讓點擊廣告後的使用者,必須“完成某件事”才能獲得被刊登廣告者所提供的物品。

真的花錢直接買虛擬商城幣的人不多
今 天的主角是 Zynga,它提供了遊戲中的虛擬商城幣「FarmVille Cash」簡稱 FV 幣,而 Zynga 只需提供數量不等零成本的虛擬幣給廣告商用來當“吸引玩家的誘因”,最後不管廣告商跟玩家索討到什麼東西,還是得乖乖付錢給 Zynga;因此,Zynga 被指控遊戲附加的免費取得 FV 幣,佔了 1/3 的遊戲總營收。其中透過信用卡、手機等機制付費購買 FV 幣的玩家,據 Zynga CEO 透露的高層內部數字,僅不到三成。

alt
(圖╱遊戲基地)

目 前 Zynga 執行長 Mark Pincus 已發佈公告,承認這項問題並聲稱已將該廣告給全面下架。他表示,Zynga 與廣告商 DoubleDing 是屬於合作關係,他們未能控制廣告商的內容,為了承認這項錯誤,目前已將這些廣告給清除。至於合作廣告中,Zynga 執行長 Mark Pincus 甚至在之前的演講會上指出,若是想要與這些廣告搭上合作,並獲得虛擬幣的話,這種類似「Scam」騙術的招式,就如同一些 IQ 問答測試(Take the Farm IQ Quiz)、測試你是不是白癡(Are you an IDIOT?)等廣告商所提供的測驗那般,他們可以因此獲取一些你的資料;這些資料對廣告商來說,絕對有它用來獲取暴利的用途。(舉例來說,就不少要填寫 信用卡資料等方式…要求你透過購買一些東西的方式來取得玩家想要的 FV 幣,如圖最下方所示,你只要花 1.99 美金去購買三片 Disney 迪士尼 DVD 電影,就可以得到 162 元 FV 幣。)

alt
(圖╱遊戲基地)

躺著賺好厲害
簡 單說,Zynga 只要提供遊戲平臺、零成本的虛擬商城幣(FV 幣)作為誘因,廣告商可以從被吸引的玩家身上再度獲取利益,而 Zynga 只要躺著收廣告商支付的費用。這等於玩家被扒了兩層皮,拿著辛苦得來的 FV 幣讓你付出的代價絕對不會只是填填註冊資料如此單純。(例如有些類似賭博遊戲廣告,會要求賭贏一把或者購買虛擬籌碼來換取 FV 幣,或者是上頭舉例的買三片 DVD…)

此波風波目前還在大戰中,目前 Zynga 公告指出,為了確保用戶的資料及安全,已取消了 90% 的違規廣告,僅剩下 10% 正常的廣告給使用者。日後將會在清查廣告商內容並改善之後,儘快將新遊戲《FishVille》重新推出上線。

詳細公告原文網址:http://forums.zynga.com/showthread.php?t=254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