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名人Leo Laporte過了兩週才知道自己貼出的Buzz訊息其實並沒有真的出現。
Google Buzz推出至今已半年,顯然仍未實現Google渴望的社交媒體突破。
那是因為,使用者發表的公開Buzz,根本就像石沉大海,彷彿從未存在過。
知名科技播客Leo Laporte上週末發現這個問題,他貼出的訊息並沒有顯示在公開的feed中。
而Google在調查後發現,原來這是個「罕見」但非常重大的錯誤:如果Laporte的某位Buzz追蹤者刪除了自己的Google帳號,系統便不會再傳遞任何公開訊息給Laporte的其他追蹤者。Google已在23日下午解決這個問題。
但真正的問題,應是這麼嚴重的問題,竟可長達6個月沒被發現。尤其是Laporte的1.87萬Buzz追蹤者,有長達兩週的時間沒收到隻字片語,竟然也不覺奇怪。Laporte在Twitter有22.28萬追隨者。
Google Buzz在今年2月初正式推出,但該公司自從當時號稱有「數千萬」人試用Buzz之後,便不斷拒絕公布有多少固定使用者。然而,Laporte的經驗,顯示Buzz的重度使用者應該不多。社交媒體迷有許多平台可選擇,但時間有限,他們最可能黏在能被最多人看到的地方。Facebook的5億人口和 Twitter的1億以上會員自然佔盡上風。
社交媒體專家Louis Gray表示:「在這麼多訊息流竄的情況下…最困難的事情之一是在喧鬧聲中找到真正的價值,而有些人勢必會在如此大量的訊息中被忽略。」Google在社交媒體,面臨Yahoo與微軟在搜尋領域遭逢的同樣問題:必須有很大的突破,才能讓最重度的社交媒體使用者,花時間嘗試新東西。具體的進展也會很快被領先者複製,就像Yahoo和微軟推出的有趣新功能,Google也可輕鬆跟進。
Google仍希望扮演社交媒體訊息整合的角色。Gmail產品經理Todd Jackson曾說:「整理網路上的社交資訊是Google規模的問題,已成為我們的核心信念。」隨著Google Wave和Google Buzz先後陣亡,第三波的社交媒體服務Google Me,已準備好登場。
但Laporte也開始懷疑社交媒體的整體價值,他在個人部落格寫道:「我感覺自己好像陷入一個社交媒體惡夢,我交到別人手中的內容彷彿就此遺失,甚至從來沒有人注意到。」
這種發展可能對Google有利,若訊息疲勞壓垮了社交媒體的成長,Google的主管即可鬆一口氣,不必擔心網路經驗的本質從實質的資訊搜尋,轉向使用者主動對外發出的短訊。Laporte似乎傾向多花時間經營他的部落格,這類資訊更適合用Google的技術搜尋和登錄。
大公司會把行銷預算,花在廣告效益最高的服務上(不論是搜尋或社交),這對以搜尋廣告為最大收益來源的Google,是極大的賭注。但如果連網路上最知名的科技權威都無法在Buzz號召一群忠誠的追蹤者,Google顯然還需要加把勁,爭取這群現在花最多時間掛網的群眾。(ZDNet 陳智文/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