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home 文/陳曉莉 (編譯) 2010-02-12
引發爭議的包括Google Buzz預設公開Buzz用戶Gmail信箱中的聯絡人名單。另外,Buzz行動網站的設計也可能讓使用者在不經意間時時透露自己所在位置。
Google本周開始於全球的Gmail帳號中部署Google Buzz社交服務,不過,甫上線的Google Buzz旋即引來外界對其隱私政策的質疑。
Google Buzz可整合狀態更新、連結、照片及影片等社交分享功能,行動版還加上了位置分享功能。引起隱私爭議的其中一項功能為Google Buzz可自動找出使用者在Gmail中最常聯繫的友人並產生追隨/被追隨名單,而且使用者追隨/被追隨的對象列表是公開資訊。
Silicon Alley Insider分析,這使得友人或陌生人都可看到Buzz用戶的聯絡名單,試想,要是一名妻子發現丈夫經常與前女友聯繫,或是上司發現下屬與競爭公司的長官聯繫,所可能形成的糾紛。
根據Google說明,使用者仍可手動設定追隨/被追隨名單,也能更改使用者的Google檔案,選擇不公開相關名單。
不過,外界批評,一般這種攸關隱私的設定,其預設值應該是關閉的,而非在使用者簡單地遵循各種Google建議的設定後,才發現隱私已蕩然無存。
亦有市場觀察家抨擊Buzz行動版的位置分享功能,指出雖然在使用者造訪Buzz行動網站時,系統會詢問使用者是否願意分享位置資訊,一旦同意,就成為預設值,之後每次使用者所張貼的文章都會加上位置標籤。由於使用者經常忘記造訪時所設定的選項,而此可能會不經意地持續透露自己的位置。
對於外界的批評,Google Buzz產品經理Todd Jackson周四(2/11)指出,已經更改相關設定,包括讓使用者更容易設定是否分享追隨/被追隨的名單,而且在首次使用Buzz時便會詢問;以及提供使用者封鎖追隨者的能力,不論該名追隨者是否建立Google檔案,原本Buzz僅允許使用者封鎖已建立Google檔案的追隨者;區隔具有公開檔案與否的追隨/被追隨名單,讓使用者更能辨識哪些聯絡人會出現在其公開檔案的名單中。(編譯/陳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