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報訊〕【2014/2/9 20:09】
Google的服務在法國再度吃鱉,法國隱私專責機構 (CNIL)對網路龍頭產業Google開罰15萬歐元,CNIL 同時要求Google將此裁決公布在法國版本首頁48小時,目前 Google 已經在法國首頁刊登這項消息,而罰金部分將會持續上訴。
《路透社》報導,Google 自 2012 年 3 月開始,採用收集使用者資料的新方式,該公將旗下公司約60條隱私政策合而為一,同時將該公司旗下各項服務(例如:Youtube、Gmail、Google+等。)所收集到的個人使用者資料整合為一,使用者並無其他選擇,造成歐洲各國不滿。
對此,CNIL在聲明中指出,Google未有效依照規定保障使用者隱私,必須支付 15 萬歐元的罰金,據報導,Google法國分部發言人表示,該公司將謹記此裁決,將會謹慎考慮未來的做法,他也強調:「我們會遵守命令公布消息,但我們也會繼續向最高行政法院上訴。」。
Google在西班牙、英國、德國、義大利、荷蘭等國都遭遇類似情形,因為Google於2012年變更的新隱私權政策,不符合上述國家當地消費者保護法中,個人資料儲存與使用的規定。全球各地許多地方政府對於 Google 特定搜尋服務也持保留態度,甚至禁止在境內發行。
Google旗下包括 Google Search、Chrome、Gmail、Google Maps、YouTube、 Android、Voice Search、Google Play、Hangouts、Google+、Google Now 等各項服務內容。然而對於多數開放這些服務的國家地區使用者來說,這些服務增進的是不單只是便利性,當地經濟結構與產業型態也隨著資訊流通逐一改變,對於重視隱私權的國家來說,如何取得平衡,也考驗各國政府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