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捲中東的示威浪潮進一步蔓延,伊朗反對派前日號召全國大示威,聲稱有數萬人參與,是 2009 年反對派抗議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連任總統以來,該國最大型示威活動。伊朗媒體表示,有 2 人在警民衝突中死亡,另有多人受傷。媒體譴責示威者為「支持君主政體的暴民和偽君子」,當局揚言將強硬應付。傳聞伊朗反對派策劃反政府示威,背後還有駭客和華府推波助瀾。

香港《文匯報》綜合外電消息,示威由伊朗反對派領袖穆薩維和卡魯比策動,他們聲稱要聲援埃及抗議活動,向伊朗內政部提出遊行申請但被拒。德黑蘭警方並軟禁穆薩維和卡魯比,封鎖通往 2 人住宅的道路,但反對派勢力無視政府禁令,周一按原定計劃示威。

多個城市均爆發示威,有目擊者表示,數千名示威者在德黑蘭市中心革命廣場和伊瑪目.哈梅內伊廣場等主要街道集合。雖然伊朗當局在示威遊行前加強安全警戒,但部分抗議者突破警察設置的路障,雙方爆發衝突,警方向聚集在德黑蘭的反對派示威者發射催淚彈。數十名示威者在衝突中受傷,被送往附近醫院救治。同日在伊朗中部城市伊斯法罕、設拉子、馬什哈德、拉什特等城市也有示威活動。有現時身處美國的伊朗反對派人物表示,伊朗全國有2萬至 3 萬人參與示威,是自 2009 年總統選舉以來該國最大型示威活動。

據未經證實報導,伊朗當局已拘捕數百名示威者。西方多國藉機抨擊伊朗,美國國務卿希拉芯要求伊朗效法埃及開放政治制度,又稱美國反對伊朗再次使用武力,剝奪人民表達意見的自由。英國外相夏偉林表示,內賈德早前認為埃及人民有權表達訴求,他呼籲伊朗當局確保該國人民也有同樣權利。美國總統奧巴馬前天表示,埃及軍方在前總統穆巴拉克倒台後承諾致力改革,是步向民主的「正確訊息」,促請中東盟國以埃及為榜樣。他又批評伊朗政府鎮壓示威民眾,指濫殺無辜將不會帶來改變,希望伊朗民眾繼續表達要求更大的自由。

到訪英國的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昨日表示,在突尼斯和埃及相繼發生民眾暴動後,美國及其西方盟友不應在中東掀起支持民主的抗議,他反對其他國家試圖煽動示威,令公眾的不滿情緒火上加油。

伊朗爆發反政府示威,美國迅即表態支持,中國前駐伊朗大使、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特邀研究員華黎明接受《文匯報》獨家專訪時指出,美國一直將伊朗視作最重要敵人之一,並處心積慮謀求推翻其現政權,此前就曾動員媒體等多股力量,此番又迅速站出來表示支持,這種態度將一直保持下去,直至徹底推翻現政權。

針對近日埃及爆發革命以來,伊朗方面表現興奮,華黎明指出,伊朗方面認為這是伊朗革命模式在埃及取得了勝利,與 32 年前伊朗巴列維國王出走,伊斯蘭革命取得勝利相提並論。但實際上,伊朗現政府也是集權政府,國內反對勢力一直存在,伊朗反對派此次即趁勢作亂,所以發生今次反政府抗議。

在華黎明看來,伊國內反對派力量目前尚不成氣候,此番抗議也不會實現與埃及革命一樣的結果,且現政府在民眾中支持率頗高,內賈德總統還是能夠控制局勢的發展變化,但遊行示威對伊朗現政府也是一個重要警示。

華黎明表示,伊朗在 32 年前推翻巴列維王朝、實現國內革命勝利以來,當局大部分精力都用來與美國及國內反對派作鬥爭,而近年來,國內群眾要求伊朗當局改變現狀、實現「走出去」, 2009 年伊朗總統選舉時爆發大規模騷亂,上百萬人上街遊行就是反映。

至於伊朗政權會否就此發生更迭,華黎明認為,現在還不到時候。對於美國的迅速表態,華黎明表示,「伊朗國內有風吹草動,美國馬上支持。」故此,美國此番表態正是其來有自。未來,美國亦將繼續支持伊朗國內反對派,直至推翻現政權。

伊朗反對派策劃反政府示威,背後還有黑客和華府推波助瀾。名為「匿名」 (Anonymous) 的國際駭客組織運用電腦技術,癱瘓政府通訊媒介,美國國務院則開設微博網站 Twitter 的波斯語帳戶,以「對話」為名煽動伊朗民眾上街。

「匿名」沒具體組織可言,據稱去年曾以爆料網站「維基解密」之名,攻擊 Visa 和 Mastercard 兩家公司的網頁,報復它們停止為維基解密提供服務,現時正受警方調查。「匿名」發言人表示,已運用拒絕服務攻擊 (DoS) ,使伊朗國營廣播機構及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的網頁不勝負荷。發言人稱,伊朗人民清楚顯示他們造反的意圖,「匿名」因此支持他們。

此外,伊朗當地的反政府青年也在社交網站 facebook 設立一個名為「25 Bahman」 (伊朗曆法的其中一個月份) 的專頁,鼓勵民眾上街。

美國國務院日前開啟微博網站 Twitter 的波斯語帳戶,聲稱希望透過這種伊朗官方語文發出短訊,與伊朗人民直接「對話」交流,但美國的留言帶有濃厚政治訊息,包括要求伊朗當局容許人民和開羅人一樣可和平集會,明顯是要煽動民眾上街。

英國《金融時報》指出,伊朗出現自 2009 年以來最大型反政府示威,除了是受到突尼斯、埃及等國「啟發」之外,最重要還是本身的經濟問題。分析認為,伊朗的通脹率高達 11%,政府卻大減對百姓的補貼,反而近年出現一些效忠政府的暴發戶,生活繼續奢華。貧富差距日益擴大,正是激發民憤的主要原因。

去年 12 月,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提高麵粉、汽油、天然氣、電力和食水的價格,麵粉價格累積上升 40 倍,汽油上升 4-7 倍,天然氣上升 5 倍,電力和食水上升 3 倍。加上補貼大減,平民購買力大幅下跌,導致民怨四起。

另一方面,自 2003 年油價不斷飆升,伊朗當局著意建立對政權忠誠的階層,為他們提供大量利益。受政權青睞的商人可以遠低於通脹的息率獲得銀行借貸,也可以在私有化計劃中獲得國有企業或壟斷商品入口。百姓要為生活艱苦打拚,這批暴發戶卻繼續窮奢極侈,造成階級矛盾。

以上新聞來自: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