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 自由時報
每天要負擔約四萬名旅客進出的桃園機場二航廈行李分撿系統,竟然長達五年時間都靠「單機」作業,並無備份!交通部政務次長葉匡時直斥「荒謬」,強調未來機場公司成立後,不允許再出現這種「因循苟且」心態。〔記者曾鴻儒/台北報導〕

交部次長葉匡時直斥荒謬

桃園機場二航廈出境行李分撿系統上週四當機,昨天凌晨才修復,復原過程中,行李輸送、分類工作只能以人工進行,記者昨天追查發現,系統老舊、負擔加重,固然都可能是原因之一,但是整套系統長達五年時間完全沒有備份,一遇變故就束手無策,才是造成連續兩天只能靠「人力分撿」的關鍵。

此套出境行李分撿系統是以四組硬碟合組成一陣列運作,此次因為陣列中部分磁碟區受損,維修業者雖緊急找來原廠支援,但因硬碟老舊又沒有備份,好不容易修好了舊硬碟,還是得按部就班把原始資料重新灌入硬碟中,導致又多了一天才告復原。

5年前備份上陣就沒再買

桃園航站主任魏勝之表示,此套系統於一九九七年耗資五.二億建置,原本有備份硬碟,兩套設備交替使用,但在二○○五年前後主機故障,鑒於相同規格產品都已停產,找不到新品,改由備份上陣,但因機場已經編妥預算準備更新系統,就沒有再花幾萬塊錢另外再建置一套備份系統。

此時機場捷運已動工,高鐵局考量未來機捷通車後,台北車站也有旅客報到櫃檯,將有處理行李需求,民航局因而決定等機捷通車時再一併更新系統。

但計畫趕不上變化,這一等就等了五年,桃機就在缺乏備份系統的空窗期中,靠著單機運作了五年,直到此次系統停擺,才讓人發現桃機運作竟然這麼草率、這麼烏龍。

魏勝之說,當務之急是亡羊補牢,不容再出意外,由於目前還是處於無備份的高風險狀態下,桃機員工這兩天已四處尋找同型號或相容的主機與硬碟,即使是二手零件也沒關係,希望能儘速完成備份,以備不時之需;其次,高鐵局明年已經編妥預算,交由桃機執行,在明年六月前完成系統更新。

諷刺的是,魏勝之估計,緊急添購這批二手零件的花費應該不大,「可能用不到幾萬塊」,但桃機人員五年前或許因為不用心,或許是為了省下這「不到幾萬塊」,卻搞出丟人現眼的大烏龍。

學者批毫無風險管理意識

葉匡時說,事發時他就認為這麼重要的系統竟無備份,實在太奇怪了,在了解了這一段過程後,葉匡時直言太荒謬了,他很難接受。

葉匡時認為,整起事件暴露出時下公務員習慣朝九晚五,好像都是過客,因循苟且,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完全沒有想過欠缺備份系統的嚴重後果。

逢甲大學教授李克聰批評,這麼重要的系統竟然沒備份,只要花幾萬塊就能救急的備份系統也不做,簡直不可思議,顯然桃機人員毫無「風險意識」。他建議交通部儘速全盤檢討所有系統,還沒備份的都要趕快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