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
經濟日報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沙烏地阿拉伯等國相繼威脅關閉黑莓機部分網路,數個國家可能跟進,凸顯出電信業者與政府在隱私保護與國家安全間的拔河日益加劇。【編譯謝璦竹/綜合外電】
雖然電信商希望保護客戶的資訊免受窺探,但政府也愈來愈堅持檢查電子訊息,以追蹤犯罪或打擊恐怖主義。
沙烏地3日宣布基於國家安全考慮,6日(周五)起將封鎖黑莓機服務。阿聯1日也是基於同樣理由宣布將從10月起中斷黑莓機部分網路。隔天黑莓機製造商RIM公司即設法安撫客戶,保證黑莓機的服務還是很安全。聲明中說:「RIM尊重法規的要求,也同樣尊重企業及個人的隱私需求。」
網路安全專家說,阿聯政府的要求並非獨立事件,全球許多國家都曾提出類似要求。許多國家立法規定電信商必須開放政府機構攔截電信內容。
繼阿聯、沙烏地對黑莓機祭出斷訊威脅後,印度、科威特與巴林等國也傳出考慮對黑莓機等業者提出新的要求,以確保政府可以監視電子訊息。
網路安全法規與技術顧問業者Netmatic Associates執行長盧托斯基說:「對政府開放私人通訊的要求在世界許多國家都存在。」
另方面,電子通訊業者也致力提供加密等安全措施,例如,Google自從在中國的郵件伺服器被駭之後,即對所有電子郵件全程加密。
安全專家說,網路電話Skype也曾引起某些國家政府的疑慮。黑莓機受到刁難是因為黑莓機使用自家的網路傳送電子郵件與簡訊,不經過當地國家的電信商。
華盛頓隱私倡議團體電子隱私訊息中心執行長羅騰博說,黑莓機的便利性、普及性和使用自己的網路,使其成為政府關注的焦點,相較之下,「阿聯就沒有立場要求Google不得對郵件加密」。
大部分分析師同意,阿聯的要求意在迫使RIM讓步,倒不一定要對黑莓機斷訊,所以把期限定在10月。
另一方面,觀察家認為RIM最後不會把解密的鑰匙交給阿聯或其他國家。
早在1990年代,美國政府與發明電子郵件加密軟體PGP的齊瑪曼(Philip Zimmermann)間曾有一番角力。美國企圖阻止PGP擴散,但最後失敗,因為PGP在網路上播散的速度就像野火燎原,一發不可收拾。因此,就算 RIM交出了鑰匙,使用者還是可以自行對電子郵件加密,只會更禁不勝禁。